交通学院

研究生培养

交通运输类别非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2022/08/08 11:09:42

交通运输类别非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学科代码:086100

一、学科概况与发展趋势

1、学科概况

吉林建筑大学“交通运输专业学位类别”(原名:交通运输工程领域)是2014年申请并获批设立的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招收培养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本专业门类紧紧围绕国家“一带一路”发展战略,以服务寒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为目标,主要研究交通运输相关领域在实际工程中需要攻关的关键技术。交通运输专业学位类别包括三个研究方向。

交通工程研究方向结合寒冷地区冰雪路面特点,对道路交通安全、交通管理与控制、交通规划、道路交通环境、智能交通系统技术等方面的理论及其工程应用进行研究,在寒区交通规划及其管控技术、公路交通安全技术方面有显著优势;道路工程研究方向以公路、城市道路、机场道面等交通基础设施为对象,研究道路设计、建造与养护技术,道路建筑材料研发与应用,灾害评价与防治技术等问题,在绿色低碳道路材料研发与应用技术、特殊路基处理技术、公路灾害预测与防治等方面取得较多的高质量研究成果;桥隧工程研究方向主要对桥梁与隧道结构的设计、施工及检测加固技术,桥梁隧道工程的新材料应用技术进行研究。在桥梁检测与加固、桥梁抗震分析、超高性能混凝土与智能混凝土等方面有较高学术影响。

2、发展趋势

聚焦国家战略需求、行业科技进步和吉林省转型发展,围绕寒冷地区的气候特点,在交通安全与智慧出行、寒区交通基础设施数字化、智慧建养与绿色低碳等方面,开展高水平应用技术研究。主要在寒区交通规划、智能交通、交通大数据应用、交通管控、道路交通安全、节能减碳的应用技术、公路绿色建养、地质灾害应急管理、大宗固废资源化综合利用、公路基础工程关键技术、桥梁结构与系统全寿命可靠性基于人工智能的桥梁检测与加固方法超高性能与智能混凝土的应用技术等领域着力发展,形成适应学科前沿,引领行业发展的趋势。

二、学科培养目标

交通运输类别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是与交通运输行业相关任职资格相联系的专业性学位。侧重于工程应用,主要是为工矿企业和工程建设部门,特别是为国有大中型企业培养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工程技术和工程管理人才。为此要求研究生做到:

1、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品德良好;积极为祖国现代化建设服务;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具有科学严谨和求真务实的学习态度和工作作风,身心健康。

2、熟练掌握交通运输工程领域的相关原理和基本方法;掌握解决工程问题的先进技术方法和现代技术手段;具有好的职业素养和复杂工程问题的解决能力,能够胜任工程设计、施工和管理工作。

3、掌握一门外国语,能熟练阅读本专业外文文献,并能用外文撰写论文摘要,有一定外语听说能力;具有从事本方向领域内科学研究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具有较强的综合能力,包括创新能力、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及写作能力。

三、学习年限

交通运输类别硕士研究生的学制为3年,最长不超过5年。原则上用1~1.5学年时间完成课程学习,用1~2学年完成硕士学位论文。

四、培养方向及模式

培养方式采取系统学习、科学研究和生产实践相结合的形式,课程学习与论文工作并重,可分阶段进行,也可平行交叉进行,课程学习实行学分制。指导工作实行在学院领导下导师负责制或指导小组集体负责制。指导教师根据培养方案的要求和因材施教的原则,针对研究生的具体情况确定培养类型、制定培养计划。在培养过程中,要特别注重研究生自学、独立工作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实行“双导师”制,校外导师主要负责专业实践环节。

本专业类别主要设置以下3个培养方向:

01、交通工程

02、道路工程

03、桥隧工程

五、课程设置与学分

1. 课程环节或板块描述

研究生应按培养计划中规定的课程进行学习。研究生课程由学位课程、选修课程和综合环节三部分组成。综合环节包括学术活动、专业外语、知识产权基础知识及相关研究、学术道德与学风教育、实践、开题报告、论文答辩等。

课程计划的制定,应以培养目标和学位基本要求为依据,综合考虑研究生已有基础和兴趣志向,重视全面能力培养和长远发展需要。研究生课程学习的总学分要求不少于28学分,最多不超过32学分,其中学位课程学分不少于16学分。除公共基础课外,一般课程20学时为1学分。

参加学术活动为必修,应写出书面报告,并计入1学分。对学术活动的要求:参加全国性学术会议或国内举办的国际学术会议1次或校内、院内学术活动3次,并写出书面报告。学生在入学后第五学期末前应提交《研究生学术活动报告》(可由研究生处网站下载),由导师及所在学院签署意见并盖章后交研究生处。

专业外语为自修。学生在导师指导下阅读本课题相关外文文献并翻译成中文,不少于10篇。学生在入学后第五学期末前应提交《研究生专业外语课程成绩评定表》(可由研究生处网站下载),并专业外语文献原稿及中文翻译稿件。

知识产权基础知识及相关研究为必修,计1学分。要求阅读近5年知识产权基础知识及相关研究,总结有关知识产权的相关基础知识形成文献阅读报告,提交《研究生知识产权基础知识及相关研究阅读报告》(可由研究生处网站下载),由导师及所在学院签署意见并盖章后交研究生处。

学术道德与学风教育为必修,计1学分。对学术道德与学风教育的要求:参加研究生处、学院组织的学术道德与学风教育宣讲会,并应在入学第一学期末前提交学习报告。

实践为必修,计4学分。要求专业学位研究生参加与工程设计、施工、管理等活动相关的实践活动,实践时间不少于半年,应届本科毕业生的实践教学时间原则上不少于1年,可以采用校内外实践相结合的形式,其中校外实践不少于半年。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的专业实践一般安排在第二学年进行,研究生导师根据本专业领域的特点和培养要求,结合研究生实际需要制定专业实践任务,填写《吉林建筑大学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计划表》,并落实实践单位和校外指导教师。校外指导教师必须是副高级或以上职称。《计划表》要在第二学期末交到研究生处备案。专业实践结束后,研究生要填写《吉林建筑大学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报告》,并参加考核答辩。实践报告不低于5000字,报告内容主要包括实践内容,主要成果等。实践答辩一般安排在第三学年。

开题报告为必修环节,一般由学院或导师组织进行开题报告,评审通过后计入1学分。开题报告格式由研究生处网站统一下载,指导教师必须在指定位置签字,方可同意研究生进行开题。

中期检查为必修环节,一般由交通科学与工程学院学位分委员会组织中期检查。中期检查格式由研究生处网站统一下载。按照《交通科学与工程学院硕士研究生中期检查淘汰机制》规定执行。

2. 具体课程明细

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设置

类别

序号

课程名称

开课学期

学时

学分

备注

学位

课程

必修

1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2

40

2

必选

2

第一外国语(上)

1

60

2

3

第一外国语(下)

2

60

2

选择

性必

修课

1

自然辩证法概论

三选一

1

18

1

2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专题研究

1

18

1

3

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经典著作选读

1

18

1

学科

基础

1

数值分析

1

40

2

2

数理统计

1

40

2

3

道路安全审计理论及应用

1

40

2

4

智能运输系统

2

40

2

5

交通模拟与仿真技术

2

40

2

6

交叉口规划与设计

2

40

2

7

高等土力学

1

40

2

8

结构有限元分析

2

40

2

9

路面结构设计原理

2

40

2

10

沥青与沥青混合料

2

40

2

11

弹塑性力学

1

40

2

12

结构动力学

1

40

2

13

结构非线性分析

2

20

1

14

高等桥梁结构理论

2

40

2

15

桥梁检测评定与加固

2

40

2

选修

课程

交通

工程

模块

1

交通系统分析

1

40

2

2

车联网感知与控制

1

40

2

3

现代交通规划理论

1

40

2

4

道路交通系统动态分析方法

2

40

2

道路

工程

模块

1

高等路基工程

2

40

2

2

路面抗冻设计

2

40

2

3

低碳道路材料应用技术

2

40

2

4

道路数字化理论与互通设计技术

2

40

2

桥隧

工程

模块

1

高等桥隧材料学

2

40

2

2

桥梁结构抗震分析方法

2

40

2

3

桥梁结构稳定与振动

2

40

2

4

大型通用桥梁分析软件

2

40

2

   

1

开题报告

3

-

1

必选

2

学术道德与学风教育

-

-

1

3

研究生创新创业教育

-

20

1

4

中期检查

-

-

-

5

学术活动、文化活动

-

-

1

6

体育

-

-

-

7

专业外语

3

-

1

8

专业实践

3-4

-

4

9

论文写作

-

-

-

10

知识产权基础知识及相关研究

5

-

1

注:总学分不少于28学分,不超过32学分,其中学位课程不少于16学分。

六、获取本学位的基本要求

1. 应掌握的基本知识

基本知识包括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涵盖本领域任职资格涉及的主要知识点。

1)基础知识

掌握扎实的基础知识,包括按特定领域方向可选的数值分析、数理统计等应用数学知识;学习外语、计算机、信息检索等工具性知识;学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选读自然辩证法概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专题研究、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经典著作等人文社科知识。

2)专业知识

交通工程方向研究生应掌握交通调查与应用技术、数值分析技术、概率论统计基本理论,掌握交通模拟与仿真技术、交通安全基本理论、交通优化设计以及交通工程的计算理论、试验方法、交通数据分析与处理技术。

道路工程方向研究生应掌握路基、路面相关计算理论和数值分析方法、施工、检测与养护方法,材料特性与使用原则等基本知识,掌握道路工程的计算理论、试验方法、数据分析处理技术。

桥隧工程方向研究生应掌握结构动力学、弹塑性力学及有限元等专业基础理论与应用,桥隧结构设计、施工与加固方法、桥隧工程新材料与新技术。

随着领域外延的进一步扩大,不同学科与不同领域间的交叉进一步加深,交通运输类别专业硕士研究生还可以根据自身的特点和需求,掌握相关专业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

2. 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1)学术/专业素养

具有较强的生产实践和解决复杂工程技术问题的能力,能运用现代设计方法、工程施工技术、科学理论、实验技术及计算机技术等手段,从事科学研究、生产实践项目管理等工作,能够胜任桥隧工程项目设计、施工、管理和相关技术创新工作。

2)学术/专业道德

本方向的研究生要做到学风严谨求实,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制度,遵纪守法,品德良好,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坚持科学真理,自觉维护科学诚信,尊重科学规律、恪守职业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专利法》、《科技工作者科学道德规范(试行)》等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社会公德及学术道德规范

3. 应具备的基本学术/专业能力

结合课程学习和论文指导,交通运输类别的专业硕士研究生,要具有坚守学术规范和学术诚信的道德品质,具备知识获取能力、学术鉴别能力和解决复杂工程问题能力。

1)获取知识的能力

能够通过检索、阅读等一切可能的途径快速获取符合专业需求及关联问题信息,并从众多的信息中,甄别、判断出有用知识,获得解决复杂工程关键技术的能力,并具备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能力。

2)研究能力

在解决复杂工程的关键技术和应对突发事件时能提出合理的解决思路,善于运用创造性思维,勇于开展创新试验、创新开发和创新研究。

3)实践能力

能够将所学理论与思维方法应用于科学实验和实际生产,解决工程项目规划、研究、设计与开发、组织与实施等实际问题。具有良好的协调、联络和技术洽谈能力,能够有效地组织与实施科技项目开发,并解决项目进展过程中所遇到的各种问题。

4)学术交流能力

能够在国内、国际会议上阐明学术观点,与中外科研工作者现场交流和沟通;具有对中文文献、外文文献的检索、归纳和综述的能力,能够利用中文和一门外语独立撰写科研论文,科学合理的阐述自身的观点和见解。

5)其他能力

具有团队合作、无私奉献、调查研究、操作落实、继续学习、群众工作等研究生需要具备的其他能力。

七、学位论文基本要求

撰写学位论文是使研究生在综合素质方面得到较全面的基本训练,也是培养研究生从事科学研究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的重要环节。学位论文工作一般应包括论文选题、开题报告、撰写论文等。

1选题要求

选题应来源于工程实际或具有明确的工程背景,其研究成果要有实际应用价值,拟解决的问题要有一定的技术难度和工作量,选题要具有一定的理论深度和先进性。具体可从以下方面选取:

1)新工艺,新材料,新产品,新设备、新技术或新软件的研制与开发。

2)技术攻关,技术改造、技术推广与应用。

3)引进、消化、吸收和应用国外先进技术。

4)应用基础性研究,应用研究和预研究专题。

5)具有一定复杂程度的工程技术项目或工程管理项目的规划或研究。

6)具有一定复杂程度的工程项目的设计研究或实施方案的优化和研究。

7)实验装置、实验系统和实验方法研究。

8)技术标准制定。

2. 形式及内容要求

学位论文形式可以分为工程研究、设计研究、工程规划、工程管理等。

1)工程研究:是指来源于交通运输工程实际的具有一定复杂程度的工程技术的研究。包括了新工艺,新材料、新产品,新设备,新技术或新软件的研制与开发;技术攻关,技术改造,技术推广与应用,以及对国内外先进技术的引进、消化和再研发。要求综合应用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理论,试验,数值模拟等技术手段对工程实际问题进行分析研究,论文成果具有先远性和实用性,并能在某些方面提出独立见解或有所创新。

2)设计研究:是指来源于交通运输工程实际的具有一定复杂程度的工程项目的设计或实施方案的优化和研究。要求以解决生产或工程实际问题为重点,问题有一定难度和深度,研究方法先进,研究成果对工程应用有参考价值。

3)工程规划:是指来源于交通运输工程实际的,具有一定复杂程度的工程技术项目的规划。要求需求分析合理,数据样本可靠,论证充分严密,总体规划正确,具有前瞻性。

4)工程管理:是指来源于交通运输工程实际的具有一定复杂程度的工程管理项目的研究。研究的问题可涉及对一个工程从概念设想到正式运营的全过程(具体工作包括投资机会研究,初步可行性研究,最终可行性研究,勘察设计,招标,采购,施工,试运行等)。要求有明确的工程应用背景,理论建模和分析方法科学正确,统计数据准确,研究成果应具有一定经济或社会效益。

3. 规范要求

学位论文应条理清晰、结构合理、层次分明、文理通顺、用词准确、表述规范。

学位论文一般应由以下部分组成:封面(中英文论文题目、作者、导师),独创性声明与诚信声明,中英文的摘要与关键词,论文目录,英文缩略语表,正文(选题依据与意义,工程背景与技术现状分析,论文主体部分,结论),参考文献,致谢和必要的附录(包括应用证明、项目鉴定报告、获奖成果证书、设计图纸,程序源代码、论文发表等)。

4. 水平要求

1)学位论文工作有一定的技术难度和深度,论文成果具有一定的先进性和实用性。

2)学位论文工作应在导师指导下独立完成,论文工作量饱满。

3)学位论文中的文献综述应对选题所涉及的工程技术问题或研究课题的国内外状况有清晰的描述与分析。

4)学位论文的正文应综合应用基础理论,专业知识,科学方法和技术手段对所解决的科研问题或工程实际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并能在某些方面提出独立见解。

5)学位论文撰写要求概念清断,逻辑严谨,结构合理,层次分明,文字通畅,图表清晰,概念清楚,数据可靠,计算正确。

6)通过学位论文研究及其所开展的科研,技术开发或改造,工程或项目管理等活动,对相对独立完成的课题或取得的阶段性成果进行总结,鼓励发表一定数量和质量的学术论文和申请发明专利等具有一定创新性的成果。

3. 学位论文一律要求在计算机上输入、编排与打印。至少23万字,其中正文部分不低于1.7万字(不含图表),论文书写格式要求详见《吉林建筑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撰写要求》

吉林建筑大学交通科学与工程学院

2022530日